【走进女代表,聆听“她声音”】省党代表康春霞:用心用情把省党代会精神带到居民身边

  有人说,社区书记是中国最小的“官”。但省党代表、通川区朝阳街道马房坝社区党委书记康春霞对此并不认同,“社区书记不是官,只是居民的服务者。”

  上面“千条线”,下面“一根针”。社区是我国最小的行政单位,是广大居民的栖身之地,也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站。从2003年担任社区居委委员至今,康春霞已在马房坝社区工作了整整20个年头。这些年里,她心系百姓万家,脚走大街小巷,情注民生冷暖,用党员的担当与情怀践行初心使命。

  省党代表康春霞

 

  马房坝社区地处中心城区,机关单位、标杆商圈、餐饮“好吃街”、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等一应俱全,社区情况复杂,城市发展过快导致的遗留问题也很多。“事情多,要一件件做,难题难,也要一步步解决。”康春霞走家串户,深入群众,先后牵头解决了下岗工人小区万兴苑不动产办理、春兰小区集体收益分配等历史遗留问题。

  在解决遗留问题的同时,康春霞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做好服务,让党中央的声音落地到基层。她将社区工作准确定位为城市公共管理服务,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方面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政务服务,一方面把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养老、家政、心理咨询、门锁修理等服务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,让广大居民享受便捷的城市服务。

  康春霞在摸底调查中发现,居民们对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意愿强烈。“当时,全市并没有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案例,社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大胆探索。”近年来,马房坝社区先后启动实施了春兰小区、廖家湾小区等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工程,一大批功能不全、设施落后的老旧小区变身为环境整洁、管理规范的美丽家园,受到群众交口称赞。谈及成功秘诀,康春霞说,社区始终做到两个坚持,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,二是始终坚持创一流树标杆的工作作风。

  建家园、抓党建,马房坝社区创新推出了智慧党建、爱心党建、家园党建、文化党建,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,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、区域统筹、联动融合的和谐小区之路。在康春霞的带领下,全体社区干部团结一心,通过坚持不懈地打造改进,党建、宣传、妇联、工会、团委、退役军人等多项工作一跃成为全市甚至全省的先进。近年来,康春霞先后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、省巾帼建功标兵、省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。

 “马房坝社区紧邻市委市政府工作驻地,我们理应成为宣传党的思想、贯彻党的决定、密切党联系服务群众的先行地和桥头堡。”康春霞说,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了“加强城乡社区治理,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、法制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水平”。为社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,她将丰富形式、创新载体,用心用情把省党代会精神带到居民身边,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。把省党代会精神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行动指南,着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。